加快建設綠色高質量發展先行市
“十里風光帶”宏圖起
首個省級水利博物館落戶木蘭溪畔
1月6日,記者在木蘭陂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公園看到,落戶這里的福建省水利博物館已啟動建設。這是我省首個省級水利博物館,建成后將為木蘭溪“十里風光帶”添新景,助力我市加快建設綠色高質量發展先行市。

▲位于木蘭陂一側的福建省水利博物館啟動建設
工地上,工程車來回穿行,挖掘機揮舞長臂作業。現場項目經理吳元洋說,建設福建省水利博物館,是我市集成實施“千古木蘭溪、百里江山圖、十里風光帶”工程項目之一。今年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加快該項目建設,讓大家備受鼓舞。開建以來,他們克服疫情影響,組織好施工,目前已完成場地平整,即將展開主體工程建設。
“福建省水利博物館場地面積約4.9公頃,建筑面積2.2公頃。”市水務集團工作人員陳艷艷展開
博物館設計圖紙介紹道,建筑外觀取自篆書“水”的字形,寓意“千古傳承、川流不息”。

▲千年古堰木蘭陂
規劃建設的莆田市木蘭陂水文化展示中心是福建省水利博物館的主要建筑,配建入口廣場及主題地雕、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標志、景觀橋等。室內打造“時光隧道”看“木蘭春漲”,展現古時木蘭陂使興化平原“滄海變桑田”歷程等。二樓設置觀景臺,可直觀感受木蘭陂風貌。
記者了解到,該博物館展陳方面,分為1個大堂序廳,6個固定展區,以及1個臨時展區。屆時,不僅將展現古時筑造木蘭陂治水歷史和當代治理木蘭溪歷程,還展示我省水利起源和文化內蘊,介紹八閩大地其他主要河流治理成功經驗,弘揚水利精神,促進可持續發展。同時,在此開展展覽、培訓、研學等活動,促進水利遺產的保護和利用,全方位推進綠色高質量發展。
木蘭陂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灌溉工程遺產,位于木蘭溪感潮段,拒咸蓄淡,改變了莆田“只生蒲草,不長禾苗”的歷史。以木蘭陂為核心建設的木蘭陂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公園,打造集遺產保護、生態修復、水利科普、多維體驗于一體的國家5A級旅游景區。公園一期項目總體布局為“一核、兩帶、一館一街七景五園”,福建省水利博物館是其中的“一館”。
生態文明的木蘭溪樣本全國矚目,福建省水利博物館落戶我市。木蘭陂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公園與木蘭溪防洪工程奠基點遙相呼應,形成城市東、西側水利風景線。
版權聲明: 該文章出處來源非本站,目的在于傳播,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站無關;凡本文章所發布的圖片、視頻等素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與研究,如果侵權,請提供版權證明,以便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