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科行業資訊頻道分享展館、博物館的最新資訊以及展館、博物館、各地文化文創旅游產業等行業動態。
龍井館區占地約7.7公頃,2015年5月建成開放,博物館設計建筑面積約1.3萬平方米。集文物收藏、文化展示、科普宣傳、學術研究、非遺保護、茶藝培訓、互動體驗等功能于一體,是向世界展現中國茶歷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在此次中國淮揚菜博物館設計改造建設工程中,盧氏鹽商住宅內精心設置了主題展示區、輔助功能區、研學文創區、文化休閑區等區域,方便市民游客在參觀體驗中,全方位、多形式了解淮揚美食文化。
深圳寶安博物館位于深圳市寶安中心區創業路與新湖路交會處,已納入寶安公共文化藝術中心(博物館、藝術館、美術館)項目統一規劃建設。寶安博物館設計項目于2019年12月正式開工建設,預計2025年底建成。
中國絲綢博物館是“文藝星火賦美”工程首批試點場所,該館結合自身特點優勢,主動與浙江音樂學院、杭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杭州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開展合作,共同參與“賦美”品牌打造
香港特區立法會2日舉行會議。特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游局局長楊潤雄書面答復立法會議員質詢時表示,將建4個新博物館,其中2個主題分別為文物修復及歷史文化推廣活動,其他2個博物館主題尚在研究中。
近日,在市檢察院和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聯合監督指導下,衛輝市烈士紀念館全面修繕完成,新鄉市又一紅色教育基地正式投入使用,衛輝市烈士紀念館的建成實現了新鄉市烈士紀念館各縣域全覆蓋。
在廣場旁增加一座革命文化宣傳紀念館。突破口外圍廣場建設及革命文化宣傳紀念館前期手續如專家論證,圖紙設計,財政評審等正在有序進行,待手續完成后將如期開工。歡迎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工作,及時給我們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從9月28日至10月18日,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辦,上海博物館協辦,上海東方明珠國際交流公司和上海文廣互動聯合承辦的“博物·探源”——2022海派文旅體驗季(第二季)活動在上海臺商子女學校拉開帷幕。
10月28日,建筑工程學院教師楊輝、陳蛟組織建筑學專業學生到凱里學院苗侗文化博物館開展建筑設計調研活動。
10月下旬,廣州市發改委發布廣州博物館設計項目建議書審批前公示。公示顯示,廣博新址將位于廣州塔以南地塊、臨近赤崗塔,預計建設期限為4年,總投資超過30億元。
10月28日下午,蕪湖市政協副主席、無為市委書記吳瑞新赴博物館調研建設及博物館布展工作等。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閻晶晶,副市長王江村參加。
山海關博物館設計總建筑面積達3萬平方米,地下一層、地上三層,將建設中國長城文化陳列展廳、長城國家文化公園規劃展廳、長城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廳、國際學術報告廳等。
博物館設計總規劃用地約1200畝,總建筑面積約26.5萬平方米,總投資約70億。項目由建川博物館館長樊建川率領電影博物館群落規劃設計專家團隊進行總體規劃設計。
山東泰順齋南腸博物館創立于2015年,位于萊蕪區口鎮西街村,是一家以展示、研究、傳承南腸傳統制作技藝等民俗文化為主要內容的非國有博物館,也是在原國營口鎮南腸百年老店的基礎上興建的首家省級香腸博物館。
10月26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公布2022年全國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優選項目。此次遴選的200個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優選項目,分為非遺旅游景區、非遺旅游小鎮、非遺旅游街區、非遺旅游村寨4個類型。其中佛山有3個入選非遺旅游景區,分別是佛山市祖廟博物館、南風古灶旅游區、西樵山書院。
據悉,彭山區還將實施“遺址”提檔升級行動,將江口沉銀博物館設計建設成為集文物保護、文化傳承創新于一體的國家一級博物館,推動江口明末古戰場遺址和武陽故城遺址申報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形成高等級“大遺址”矩陣。
“在古代文物中,與音樂有關的很多,上海博物館也收藏了不少和音樂有關的文物,比如青銅器中的晉侯墓編鐘,陶瓷器中的鐘、镈、錞等,而不少陶俑的形象也是在彈奏或手捧樂器。”上博古代陶瓷器研究專家陸明華說。
鄉村博物館是設立在農村文化禮堂內的特色展館。館內通常有村史的介紹、民俗的陳列,還展示了祖輩們的記憶、幾代人的手藝……
該紅色場館設計占地面積約4000平方,投資3000余萬元,在原有老祠堂的基礎上規劃建設,主要建設內容包括紅色文化紀念展館、紅色文化書院等,分三期建設完成。
3D投影、沉浸式體驗空間、《一碗清茶話迎送》數字油畫、講述擴紅故事的木偶戲……近日,在江西省贛州市會昌縣風景獨好園,講解員一邊向游客介紹革命歷史,一邊用手機操控著各類數字化設備,讓游客穿越時空,身臨其境感受那段崢嶸歲月,真正了解和感悟會昌紅色故事及情懷。
“承德博物館設計的外觀十分新穎,非常有藝術氣質,尤其門前廣場上的環形造型,當我們結束參觀出來時,藍天白云,真是美輪美奐,精彩萬分。”網友“遙遠的景象”參觀后評論道,“展品還算豐富,珍品也不少。”
位于北京城南的大葆臺西漢墓為西漢廣陽王劉建大型墓葬,是新中國發現的第一座“黃腸題湊”葬制的西漢諸侯王墓,是北京地區發現的規模最大、等級最高、保存最完整的漢代墓葬,對研究漢代喪葬制度和漢代歷史具有重要價值,2021年入選“百年百大考古發現”。
博物館的建筑本身也充滿歷史。漢堡歷史博物館設計是由漢堡重要的建筑師和建筑局的主任弗里茨舒馬赫(Fritz Schumacher)于1908年在原亨里克斯(Henricus)堡壘的遺址上設計并建造的。
浙西南革命根據地紀念館位于浙江麗水美麗的甌江之畔,紀念館設計占地面積12000平方米,總投資4500萬元。2011年4月,包括中共浙江省委機關舊址在內的浙西南革命根據地舊址群被列為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
淮海中路1843號,宋慶齡故居,建于1920年,紀念館設計占地總面積4330平方米,建筑面積700余平方米,帶有德國建筑風格的花園住宅。據說該建筑為希臘富商委托德國人設計施工。
廣州德科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專業從事于博物館設計,展館展廳裝修設計,歡迎來電咨詢!
粵ICP備08126626號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ECOR